- 手机:
- 18888889999
- 电话:
- 0898-66889888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2025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计划用6年时间培养一万名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2025-2027年的建设目标是培养355名国家级、省级的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医务处处长、副主任医师尹琳申报了首届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培训项目并正式入选,与来自各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的121名学员一道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培训。
2025年7月21日至25日,我作为首届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培训学员在北京参加了培训启动会暨卫生健康政策集中培训。启动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围绕培养目标、能力建设与培养路径作开班动员。集中培训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围绕培养目标、能力与路径,公共卫生和疾控能力的核心与培养,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与优势,医疗资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组织动员与投送等18个专题进行了授课。通过专家们的授课,让我认识到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的目标,需要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而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是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
2025年7月27日至2025年8月16日,受公益慈善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高端人才奖学金项目资助,我与其他23名学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安排下赴香港了参加首届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短期研修班。该研修班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到港后,我们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的接见。梁振英先生介绍了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共享精神成立的“共享基金会”的成立过程及相关援助项目,并勉励学员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希望学员们能为全球治理和医疗卫生国际发展合作做出贡献。
本次短期研修班的课程由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精心策划,汇聚了40余位顶尖讲师与专家为我们进行了50余场的精彩讲座。其中包括:原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港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贝大为教授、前WHO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卫生体系司司长林光汶教授、香港卫生系统的主要负责人、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以及多位港大知名教授。他们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卫生健康管理的独特经验与特色,深入剖析国际公共卫生健康的历史脉络、管理模式、发展历程以及最新进展。讲座之余,我们还前往了17个实地考察点位,亲身体验了香港医疗卫生体系的运作与服务模式,了解了前沿医疗技术。在香港圣约翰救伤会参观考察时,通过介绍,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其悠久的历史以及在社区急救、灾难救援和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还参观了急救车辆与设备,观摩了实景应急演练,并参与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等互动体验环节。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救伤会除了提供急救服务,还通过举办健康讲座、急救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和教育项目,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急救能力。不仅如此,为强化会青少年的急救教育项目,救伤会还组织成立了“小约翰团”,培养青少年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令我受益匪浅。在此期间,围绕健康老龄化、全民体重管理、艾滋病防控、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问题,我们进行了6次分组讨论学习,通过学员间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结合最新进展,有针对性地形成解决方案。
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维在本次短期研修班的结业仪式讲话中介绍了此次短期研修班的背景,并指出此次短期研修班旨在通过香港的独特优势,提升学员们的全球视野,增强国际合作能力,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做好准备。他对短期研修结业的学员表示祝贺,同时也提出希望通过与香港及国际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医防管融合,为医防管融合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次在香港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仅让我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得以提升,也拓宽了国际视野。同时,通过了解香港和国际上先进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和模式,也为我今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大有裨益。
本次短期研修班结束后,我将于8月18日起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启新的学习之旅。通过不断强化政治素质,筑牢思想根基,深入探索各领域的前沿知识,补齐专业短板,提升知识储备,积累实践经验,全方位锤炼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既懂医疗、又懂预防、还懂治理的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